在工业文化、现代化迅猛发展的今天,骨折、颈 椎病、腰 椎间盘突出、骨性关节炎的治 疗采用手 术、服用西药、输液成为临床治 疗主要的手段,后期患者身体、心里上的创伤后遗症也成为困扰患者医生的难题,那有没有一种无创伤、痛苦小、恢 复快的方法呢?中医正骨是中医传 统疗法中的一道奇葩,在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有一个家喻户晓祖 传几代的正骨世家,这就是邱登榜祖 传正骨。邱登榜祖 传膏药及正骨疗法创始人为邱迎喜,邱迎喜十八岁丧父,自小担起家族重任,为人善良、仁义、谦虚,在一次为家人看病时,被冀县东吕津骨伤科名 师赵杰相中,派人三次捎书信于邱迎喜要收其为徒,赵杰因其“天意救师”而获得正骨绝技,但膝下无子,邱迎喜拜入赵杰门下后,对赵杰夫妇嘘寒问暖、买方取药,加上其为人宅心仁厚,看待病人不问贫富、不分亲疏、一视同仁、不敛钱财、乐善好施、淡泊名利,深的赵杰喜爱。于是,在众多弟 子中独将全身技艺倾囊相授,并将家传“家装铺”工具相赠,以示亲近,赵杰夫妇去世后,邱迎喜披麻戴孝为其送终,并告诫家人,每年祭墓时节务必祭墓赵杰夫妇。邱迎喜为方便周围群众就医,在北张化家中开设骨科诊所,并利用为大队跑业务的同时,游历各地,遍访名医、互相交流、取长补短。邱迎喜遵从师 傅教诲,“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医生不仅要有好的医术,更要有一副菩萨心肠,这就是医德,才能救人于痛苦之中,遂立下“人道于行、德行天下、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祖训,至今这幅牌匾仍悬挂于北张化邱氏正骨老宅门上。直到2013年,已是81岁高龄的邱迎喜仍然坚持在门诊一线,做到鞠躬尽瘁,为中医正骨事业的发展贡献了全部力量。迎喜传其于子登榜。邱登榜上中学时便已对骨折、错位、脱臼手法技术十分娴熟,在新河县城、新河卫校开设中医正骨科,采用手法复位、外贴接骨膏药,小夹板固定,治 愈患者近万例,有 效避免了手 术切开复位患者所承受的身体心理创伤。邱登榜传其于子增虎,邱增虎从小耳濡目染,很小时便对正骨有浓厚的兴趣,在13岁时便可独 立整复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俗话说:干成一件事,热爱是首 位的,医学院毕业后,邱增虎便投身到骨科门诊诊疗之中,无时无刻不敢松懈。
邱登榜祖 传膏药及正骨疗法沿袭至今,强调以四诊八纲为依据,八法为基础,以治淤为主,并治兼病,以“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动静结合、运动恢复”为指导原则。强调“损伤疾患,不离气血之变”。以“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为中 心,治 疗完全采用中医推拿正骨手法和传 统中医药,坚持骨伤治 疗原则:先用中医正骨,再考虑手 术治 疗;先用外用药,再用内服药,药剂制备上遵从古法,传承创新发展,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完整的治 疗原则和方法,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
在治 疗骨科疾 病上不完全依赖拍X光片,擅长运用祖 传手法检查患处,从损伤处关节间隙、肌肉、韧带的变化上发现症结所在,从而解决了很多拍片没有检查出来问题但患者久久不能治 愈的疾 病,有很多是小毛病,但确是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骨折治 疗方法上以患者功能的恢复为原则,不盲目解剖复位,追求一种患者痛苦小、治 愈快、后遗症少的治 疗 效 果,治 疗中尽量采用外洗外贴制剂,降低副 作用,预后采用详细医嘱告知患者功能锻炼方法,采用治 疗加保养的方式巩固治 疗 效果。伤科制 药 方面做到配方严谨、选药严格把关质量、制备沿用古法,传承中不断创新发展,以求做到发挥应有药效。
从开始一代传承人邱迎喜开始看病时,穷 人不收费,老人不收费 ,到邱增虎这一代依然保持本村村民看病只推拿正骨不用药不收费的传承,世代传承宣扬“德行天下,悬壶济世”的传 统文化精神,邱增虎设立公司后,又把军人、警 察、五保困难群众作为半费治 疗范围,目的就是传承一种救死扶伤的精神,代代传承下去,使中医正骨这棵大树重焕生机,福荫百姓。